奶奶的故事

导语:在我的感觉里,奶奶仿佛是一本极富传奇的大书,她们有着一个又一个非凡的故事,教会我们什么是成长,什么是爱。

 

 

1

“殷奶奶,还在照顾你家大胖小子啊!”

“就是啊,今天他还没吃饭呢。”

殷奶奶把一碗白饭放在佛像的手上,踮起脚摸了摸佛像的脸,呆滞的目光变得明亮起来:“哈哈,大宝快吃,吃多点才能长大。”

路过的村民看着这疯老太窃窃私语起来:

“你说这山壁上有这么多尊佛,她咋就中意这个呢?”

“这尊佛刻的大,显得白胖,像她死掉的儿子呗。”

千仞的山壁上刻满了佛像,可万千诸佛前殷奶奶眼中只有那尊她心心念念的“大宝”,她又在晚风中立了好一会,傻笑着拿走佛像手中的白饭:“多大了你还剩饭,下次我可不帮你吃!”

可她还是立在那里看着她的“大宝”,晚风吹起她纷乱的白发,像极了草书写就的岁月。

霞光洒在山壁上,仿佛为这万千佛像披上了袈裟,被唤作“大宝”的那尊佛像身着殷红的晚霞,左手舒指仰掌呈与愿印朝向前方,前方只有一个傻笑的老奶奶。

  

2

殷奶奶年轻的时候就独自照顾起这万千诸佛了,她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要保护好了,可村里没人信佛,甚至因为太穷还打这些佛像的主意,那时候起殷奶奶就在和这些人拼命了,大家都不喜欢她,也没男的要她,连孩子都是捡的,生来有病没活过几年,倒是被殷奶奶照顾得白白胖胖,可惜没用。

佛有用吗,殷奶奶这么照顾这些佛也没保佑大宝活下去,这人也疯了,佛没用啊。

没人关心这些,只是偶尔从佛像前经过会感慨一声或是戏弄一下疯老太当个乐子。

“殷奶奶,你家大宝吃饱了吗?”

“殷奶奶,你家大宝气色怎么越来越不好啊?”

……

殷奶奶总是傻笑着想着这些问题,她不知道是时间的浸染和风沙的侵蚀让佛像的釉彩慢慢褪去,她只以为是自己没给“大宝”吃饱饭,一次又一次给“大宝”加饭。直到有个好事者拿来几桶油漆:“殷奶奶,要给你家大宝上点色,你家大宝气色才会变好啊。”

殷奶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至此之后她每天笑着给“大宝”上色,红的、橙的、黄的、绿的、蓝的、黑的、白的……

那尊佛像被殷奶奶涂得面目全非,五颜六色的颜料布满了佛像,在阳光下散射出妖冶的光,像极了人生的荒唐,殷奶奶收起油漆,心满意足地对佛像说道:“大宝,果…果然你气色变好了!”  

3

几个月后村里来了个采风的作家,他看到山壁上的万千佛像,看到那尊被涂得面目全非的“大宝”,无奈地拍了张照发到了网上曰:文物保护,迫在眉睫。

图片中那染着妖艳颜色的佛像,就像孩子的信笔涂鸦,一时间吸引了广大网民的眼球,各路记着纷纷来到村落报道。

“千年古村,惊现古佛,竟被染上神秘颜料,是天灾还是人祸?”

“惊了,这尊佛像竟成这般模样!”

“神奇的碰撞:当现代主义泼墨遇上千年石刻。”

……

村长乐开了花,面对着蜂拥而至的记着他侃侃而谈:“佛有用,佛太有用了,我们村都很信佛的,可惜就是太穷,没钱保护,这才被一个疯老太把佛像涂成了那样……”

相关部门看到这则消息,立马批了一笔钱下来用以保护佛像,更有数不清的人前来观赏,不是看那万千诸佛,是看那尊“大宝”,用他们的话说这尊才有意思,这才是恶搞的精髓,是对传统的反叛,对迷信的突破,是现代主义突出代表……

村长是个聪明人,他用那笔钱在山壁处修了个公园,在村里盖了多间豪华民宿,带着村民们发展起旅游业,整个村子的人突然就有了钱,村民都感慨佛太有用了,纷纷在家里摆起了香台,供起了财神爷。

随着报导的深入,记者终于得知了殷奶奶的故事:一个独立女性,悉心保护着文物,哪怕遭遇丧子也未曾离开一步,最终却为了筹钱保护佛像、为了村落发展,忍痛涂抹一尊佛像,只为引起相关部门和大众的注意,独自一人背负骂名……

有人被感动了说殷奶奶才是当代女性杰出代表,是佛陀转世,都是为了文物和村落;也有人咒骂殷奶奶是个疯子,竟然以破坏文物的方式哗众取宠,为了利益不顾一切。一时间众说纷纭,当记者们询问起殷奶奶初衷的时候,她只有一个字:“饭……”

“饭?”

“大…大宝还没吃饭。”

记者们看着殷奶奶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仿佛抛弃了所有的名与利,虔诚地将一碗白饭放在佛像面前,记者们不禁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信徒啊!”

第二天,又是一篇报道被发出——佛像与白饭:先信仰,后生存。  

4

殷奶奶成了名人,她被村长带着前往各个村落进行乡村振兴的经验分享,可她并不开心,她不知道“大宝”最近过得好不好,不知道还有没有人给“大宝”喂饭,没当这个时候村长总会不耐烦地挥手说道:“你就放心吧,现在天天有人来看你家大宝,还怕他吃不饱?”

村长没工夫操心殷奶奶的事情,他操心的是如何回答其他村长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空口白话打发的。

“你倒是说说到底怎么富啊?”陈家村的村长又问道。

村长把他拉到一边,压低了嗓子问道:“你们村有什么老玩意吗?”

那一天陈家村把整个村的老物件都收到了一起,摆在一条长桌上,都是每家每户祖传的东西,也不知道有多珍贵,说不定还有一两件文物。

“把几件给弄坏,然后找记者报道!”村长宣布道。

“弄坏?这怎么行啊,都是老祖宗的东西!”

“不弄坏几个,哪来爆点,怎么引人注意,那帮人会报道吗?”除了“爆点”这个词,村长还和记者们学了很多词,“眼珠子经济你们知道吗,不知道就别说话!”

大家都被“眼珠子经济”这个词给吓到了,大眼瞪小眼,谁都不敢说话。

“那…那谁来搞破坏呢?”良久,有人问道。

村长早有准备,把殷奶奶推了出去;“随你怎么搞,弄坏几个就行,搞好了带你回去看你家大宝。”

可谁知殷奶奶死活不愿意,她颤颤巍巍地说道:“他...他们会痛。”

“疯子,你就是个疯子!”村长气疯了,随意打碎几个物件撒气,“到时候你们就说是她做的就行,反正她也是傻的。”

殷奶奶浑浊的眼睛里流出几滴眼泪,可她还是傻兮兮地笑着:“现在我能回去看大宝了吗?”  

5

几天后殷奶奶终于回到了村子,可此时她已成了众矢之的,在媒体的后续报道中她又成一个为了出名,在各地随意故意破坏文物的疯子,一时间百口嘲谤,万目睚眦,但殷奶奶不关心这些,她只关心大宝这几天有没有吃饱饭,有没有被人欺负。

可当她来到“大宝”面前却止不住的流泪,“大宝”的身上布满了诸如“xxx到此一游”此类密密麻麻的文字,如同蚁群在肆意啃食着他的血肉。不时有孩子骑在他的肩上摆出一个征服的姿势来拍照留念,闪光灯像针一样在殷奶奶的眼中炸开。

“你们不要欺负我家大宝!”殷奶奶张开手臂护在佛像面前。

“这不是那个名老太吗?”

“怎么,现在又假惺惺地扮起好人来了?”

“这佛像不是她最先用油漆弄坏的吗,真是为老不尊。”

冷言冷语就像来自幽冥的火,一点一点烧在殷奶奶的身上,可殷奶奶听不懂,她只是不忍心看到“大宝”被人欺负,眼泪像水银一般从她的眼中渗出,可她仍在傻傻大笑着,让人分不清是悲是喜。

越来越多的人汇聚过来,无数的闪光灯在殷奶奶的眼中炸开,那些灯光仿佛变成了千万颗眸子,疑惑、惊讶、鄙夷、冷峻、愤恨,似乎能把人给吞灭。

有主播又在佛像上写字,殷奶奶用枯枝般的手死死拽住他的衣服:“不...不许欺负我家大宝!”

主播一脚踢开殷奶奶,几近疯狂地在佛像上写下三个大字——假丑恶:“你懂个啥,别要妨碍我们的节目!”转头又对着手机笑眯眯地说道:“老铁们刷波666,你们说想咋整就咋整!”

形形色色的弹幕布像蝗虫般布满了整个屏幕,似乎要延伸出去遮蔽整个世界,没有听得到殷奶奶的声音。

“咚!”殷奶奶跪了下来,“我求求你们放过我家大宝吧!”

晚风吹起黄沙,吹乱她的白发,吹得这天地荒凉。

“咚咚!”殷奶奶把头砸在地上:“我给你们磕头了,求你们了!”

“咚咚咚!”殷奶奶一个劲地磕着头,血从她的额头上滴下,滴到皱纹里,滴到尘埃里。风吹得更厉害了,卷起黄沙弥漫在空中,像极了佛堂里的香。一时间地动山摇,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也许是地震,也许是地在心痛。漫天黄沙中,无数的佛像从山壁上脱落,芸芸众生前,有万千诸佛陨落。

“咚——咚——”黄沙中所有人都失去了视野,人们只听得见佛像碎裂的声音、殷奶奶的磕头声和孩子的嚎叫。

风停了,尘埃落定时只有一片废墟,奇迹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受伤。游客们纷纷惊恐地散去,生怕又发生什么事情。天地间又只剩殷奶奶一个人,她站在那片废墟中,茫然地环顾着四周,寻不到她的大宝,只有废墟,只有破灭。

她又傻傻地笑了,她取来先前的油漆,开始一遍一遍地往自己身上刷,红的、橙的、黄的、绿的、蓝的、黑的、白的……

喜悦的、欢快的、希望的、平静的、安详的、肃穆的、圣洁的……

她面朝着西方,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像一座雕塑永恒地矗立着。

奔散的游客中,一个孩子对母亲说道:“妈妈,那里有尊佛。”

(历史文化学院  袁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