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自我存在”的含混与沉思

——米兰·昆德拉《不朽》书评

 

导语:自存在主义思潮在西方兴起以来,哲学、文学领域便相应进行了关于“人生此在”的深入思考。作为20世纪的移民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着重探询“轻与重”、“灵与肉”、“遗忘”、“不朽”等人生终极问题,企图由此呈现出生活的本质面目。

199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不朽》中,昆德拉由阿格尼丝这一女性的个人生活、情感生发开来,除提出了女性的“自我存在”这一独特概念外,也在更深层面上对人生本质进行了高度的哲学思辨。在塑造阿格尼丝这一女性形象时,米兰·昆德拉直截了当地说:“恰如夏娃由亚当的肋骨变来,恰如维纳斯诞生于海浪之中,阿格尼丝是从游泳池边那个六十岁女人向救生员挥手致意的动作中蹦出来的,而那个女人的五官特征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淡忘。当时,那动作唤起我对往昔的一种无法解释的深切怀念,这怀念产生了我称之为阿格尼丝的女人。”由于独特的动作标识,阿格尼丝有了自我的性征,开始成为了小说中切实存在的人物。

在逐渐推进的故事进程中,阿格尼丝的生活、情感得以全面展现。她同保罗已经结婚,料理杂活、排队采购是她的日常生活。她沉静温柔、不动声色地过着婚姻生活,但在深远的内心里,她真切渴望离群索居、远离现实的喧嚣和卑微俗气。在人群熙攘的便道上行走时,阿格尼丝打定主意:“一旦丑恶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她就上花店买一枝勿忘我,只买一枝,那纤细的花茎上开一串小巧玲珑的蓝花。她将这样上街,把花举在自己面前,死死盯着它,让自己只看见这个美丽的蓝点,在这个她已不爱的世界上,这蓝点是她唯一愿意保留的东西。她将这样走遍巴黎的每条街道,她很快将化为人们熟知的一个形象,孩子们将尾随她身后,嘲笑她,朝她扔东西,整个巴黎将称她为手持勿忘我的疯女人。”

从阿格尼丝的内心表述中可以见到,对于现实世界,她已放弃去爱,她要求的只是眼前唯一的美丽蓝点,即使在那时被叫做疯女人也全无关系。从自我的女性性征来看,阿格尼丝与疲惫、消沉、厌倦、愤怒、你来我往的全然没有任何性征的人们决不相同。她独特、纯粹,渴望过减法生活,想要“将自我中一切外在的、借用来的东西通通减去,以便更贴近她的真实的本质。并且,因为这样,她甚至冒着减法的极限为零的风险”。

从始至终,阿格尼丝都向往纯粹、平静的生活,她想要离开丈夫、女儿,却也想时刻知道他们的消息;她怀疑自己不爱保罗,只是出于一种强烈的对于爱情的愿望。当自我存在的单纯性被婚姻生活和其他的外在因素抹杀掉时,阿格尼丝显然已陷入绝望境地。为此,强烈的、不可遏制的逃离的欲望成了她存在的意义,也只有在动身离开的那天,阿格尼丝躺在草地上,觉得河水淌进了她的身体,涤净了她的痛苦、她的污垢,洗濯去她的自我(不纯粹的自我)后,她才真正觉到了单纯的幸福。

同样的,在与阿格尼丝的婚姻生活中,保罗也时刻感到了这种“存在”的含混性。他始终有着关于爱情故事的浪漫幻想,想让他的爱人为了他而捶胸顿足、呼天抢地,或高兴地满屋子乱窜。他觉得“他爱自己的妻子,跟她在一起感到很幸福;可是在他灵魂深处,却隐隐约约有一种难言的失望,总觉得他们的爱情没有得到一种更高于戏剧性的表现”。在阿格尼丝车祸死后的十五分钟,保罗赶到。他看着妻子仍旧亲爱又熟悉的脸庞现出奇特的微笑,他才真正觉得,“她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过他、他也从来没有真正拥有过她”。

阿格尼丝的生活与情感,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对自我存在的深度思考。她渴望平静、渴望纯粹、渴望远离、渴望不依附于婚姻生活或者任何外在的女性的独立存在。“人生此在”的含混与困惑让她无力承受,自我单纯本质的难以获得更让她厌烦、疲倦。从某种意义上说,沉思者阿格尼丝的结局似乎必是死亡,因为那意味着绝对的静寂与自我存在,意味着真正的不朽。藉由阿格尼丝之死,昆德拉对女性“自我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也对女性自身的独特存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体认与探询。

 

《不朽》简介:

《不朽》是米兰·昆德拉创作的长篇小说,1990年出版。在《不朽》一书中,昆德拉跟随着几位人物,追述了他们在自己必朽的生命中创造出不朽的奋斗历程。《不朽》以当代法国社会生活为背景,以世俗人生穷其心智追求的“不朽”为主题,揭示了其追逐者的功利与世俗,从而也解构了“不朽”的神圣性,同时,小说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理想化人生在社会现实局限下孤独与荒诞的生存处境,并由此对人终极的自由幸福发出质询。小说在艺术上继续延用复调与离题等手法,独到地把不同历史时间纳在了一起相互对照,在历时与共时两种形态下,还原了人性与“不朽”的面目。

索书号:I514.45/*003

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

●栏目编辑  刘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