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征文展:百年五四·新青年之声 编者按: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但在今天的青年人身上,他们如何理解这种精神?又该如何去诠释、去践行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从一个个成长的小故事背后,我们以青年人的视角折射出了社会变迁所赋予“五四精神”的新时代意义。 百年“五四”有感 经济学院 潘浩然 一年一度的山东大学田径运动会刚刚结束,我怀揣着证书和奖品,欢欣地迎接着这次意义非凡的五四青年节的到来。这是我读大学以来第九次参加田径运动会,也是去年研究生入学至今,参加的第四次校级文体比赛。丰富的课余生活不仅仅充实了我读书的时光,更磨炼了个人的意志,强大着自己的内心,使得一名微若尘土的普通大学生,懂得了突破自我,学会了承担责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五四精神”。 从入学后的研究生篮球赛开始,我身为院篮球队队长,“坚持,拼搏,团结”成为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口头禅;在研究生合唱比赛中,我担任低声部部长,“鼓励,耐心,专注”即体现在和同学们每分每秒的相处之中;到参加研究生啦啦操大赛时,在男队员紧缺的情况下,我作为研究生会体育部的成员,“为集体争光、为师长分忧”又成了我义无反顾报名加入的初始动力。这些经历都共同传达了我对“责任”的看法。在争取荣誉面前,荣誉是集体的,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在力求突破面前,我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在责任面前,我主动去承担,这是百年前的先辈们用生命传递给我们的行动信号。历史告诉我们,胸怀“五四精神”的新青年不会被淹没在时代前进的浪潮之中,经济学院研究生篮球队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合唱队和啦啦操队力压强劲对手,均获一等奖。这是我们努力拼搏的结果,这亦是我们山大青年学子对“五四精神”的有力诠释。 一百年前,热血青年们走出校园,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义无反顾地步入理念和思想革新的历史潮流;一百年后,有志学子雄赳赳投身时代洪流,面对新的挑战,昂首登上传承和创新的舞台。一百年前,他们高喊着对民族国家的热爱,宣泄着对封建旧世界压迫和不公的愤懑,只为济世救民,不惜舍生取义,众志成城,慷慨赴难;一百年后,我们高歌着对时代进步和突破的追求,肩承着继承发扬和创新的责任,心怀无限赤诚,献身民族振兴,智性勃发,血脉贲张。这是一种美丽的邂逅,也是一种伟大的传承,更是一种忠贞的信仰。 这种传承和信仰塑造了当世继往开来的“五四精神”,造就了祖国的辉煌。彼时的我们,宣扬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熔灌入激发爱国精神和推动思想进步的发动机中;“五四风雷”两周年,李大钊撰文:“我更盼望从今以后,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些新意义。”时至今日,“五四精神”既承继了百年前忠义之士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的文卷,更领先于时代囊入了更多新的意义。“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在奋斗中摸爬滚打,体察世间冷暖、民众忧乐、现实矛盾,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事业方向。 胸怀国家为首,而达己为先。“五四精神”激励着我们,从我做起,怀揣中国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