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好吃的冰淇淋

文学院 杨越悦

 

“一座关于恋爱和冰淇淋的浪漫之都,一场爱意萌动的甜蜜之旅,

像《恋恋笔记本》般温暖治愈,比《怦然心动》更令人怦然心动。”

粉拼蓝的封面、封面上画着两只支蛋筒冰淇淋。

《恋上冰淇淋》,如果不是在外国文学书架上发现它,我会以为这是本青春言情小说。畅销的当代外国小说多如牛毛,而让我毫不犹豫带走这本书的原因是封底上附的书评:

16岁的少女丽娜,飞越半个地球来到意大利,奔赴一场与妈妈的遗愿之约——去见她素未谋面的父亲……她还不知道,她的人生,从这一天起将彻底被改变。意外获得的恋爱日记本,揭开了一段阴差阳错的爱情往事……(《纽约时报》)”

仅仅是“意大利”这三个字眼就已经完全俘获我的心。

从情节的角度来看,小说有点儿辜负了我的期待。作者无疑也是用了一些技巧的,比如每次只让小主人公丽娜读几篇日记,让故事看起来扑朔迷离而不直接揭晓真相,但我想说这实在有些不符合常理。作者的思路是丽娜因为母亲的离世而伤心、不敢面对,因而一本日记断断续续地看,但一般情况下,既然丽娜觉得这本日记是妈妈特意给自己准备的,应该是不睡觉也要一口气读完的吧。

就当丽娜是与众不同,至少与我不同,那么整个情节依旧是简单了点,勉强可以称作引人入胜,但绝对没有任何令读者感到惊异或惊艳的点,稍读过几部小说、听过一些故事的读者大概都能猜得到情节的走向。这里不由得想提到另一部小说,澳大利亚作家凯特·莫顿的《她一生的秘密》。

同样是写女儿探寻母亲的秘密、寻找当年的真相,《她一生的秘密》中一个谜题接着一个悬念,很像让人神经紧绷、心跳加速的侦探小说,但又不同于侦探小说中常见的血腥和暴力,而有很多关乎时代背景的人性和温情在,小说的叙事技巧相当成功,牵引着读者的全部注意力,因而最后的结局才让人意想不到,不由得拍案叫绝。

读外国小说还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译者的水平,我没有去查《恋上冰淇淋》的译者是何许人、何身份,仅从阅读体验来说,我觉得翻译的质量不是很好,或许是过分追求通俗化的表达?“稀巴烂”、“萌”这些词随处可见,读着总觉得怪别扭的。尽管用很长一段来提出这本书的问题,但我到底还是喜欢这本书的。

“你知道吗?

大家来意大利的理由各有不同,

可他们留下就为了两样东西。”

“什么?”

“爱情和冰淇淋。”

如果是从丽娜妈妈的角度来解读这本书,那么不过是个性少女夏莉遇到渣男而错过真爱霍华德的故事。但我想应该从霍华德的角度来看整个故事——

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爱上一个姑娘,每天陪她上课、主动走进她的交友圈,总之是要时时和她在一起,想着哪天就和这个姑娘告白,可还没等他做好准备,姑娘爱上了他们的教授。霍华德知道这个教授不过是玩弄女学生的感情,于是他去举报了这位教授。教授被解聘、夏莉失恋,霍华德为了让夏莉摆脱失恋的痛苦,便邀请她同住在他所工作的公墓,本来在相处中两个人就要在一起了,但教授的再次出现又让霍华德以为夏莉终究还是选择了教授。十几年过去了,霍华德依旧是一个人住在公墓里,因为夏莉的临终托付,他才知道夏莉有一个女儿——丽娜。

霍华德从没有对任何人说,丽娜不是她的女儿,而是像亲生父亲一样保护着她。后来当丽娜知道霍华德不是她的亲生父亲之后,他们中间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你知道你不是我爸爸吗?”

我的话像是一堆晶莹的肥皂泡在我们俩之间悬停了好几秒的时间,然后他微微一笑。

“‘爸爸’的定义是什么呢?

我腿一软,跌跌撞撞地扑向门廊。“哎呀,哎呀,你没事吧?”他伸手来扶我。

“我坐下就好。”我倒在门廊台阶上,坐在他边上,“你知道我说的‘爸爸’是啥意思,就是给了我一半基因的人。”

他把腿伸直:“噢,那样的话,我不是。我不是你爸爸。不过,要是换一个定义,说是‘一个愿意参与你的人生,帮着抚养你的男人’,那我就是的。”

现实加悲观的我又开始怀疑,世界上真的会存在这种人吗?甘心养着心爱的女人和别人生的小孩?

怀疑归怀疑,我还是被感动了,霍华德对于“爸爸”的定义实在是太过于温暖与成熟。以上摘录的片段是书中第25章的内容,读到这儿,我立马翻回到第1章,翻到夏莉的那句话:

“我认识的男人里就属他最好,他会保护你的安全。”

一句话写尽了霍华德的人品和两人之间的爱——谁爱谁更多一些,这不好说。但毋庸置疑的是,夏莉也爱霍华德。夏莉当年离开霍华德的原因并非是教授的再次出现,而是在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之后,她不希望霍华德因此而放弃他所喜爱的工作、因为她而离开佛罗伦萨这样一个美好的地方。

在我写小说的时候,我常会把自己代入角色,但读别人的小说,我往往只是旁观者,看得见过程与始终,所以会觉得说假如两个人都再勇敢一些,他们就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许多年、他们还可以有自己的孩子。倘若能够把我代入主人公,当初还是会做出一样的决定,只是若干年后,夏莉会遗憾曾经“选择错了”,而霍华德则说:

“我只是希望她能让我来做这个决定。跟夏莉在一起,哪怕就一天,也比一辈子在意大利值得多。”

意大利,佛罗伦萨,最适合恋爱的地方。

 

 

这本书里提到了很多佛罗伦萨的著名景点、也是故事里的恋爱圣地,阅读的同时,我好似也去了一趟佛罗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旧桥、领主广场、野猪喷泉、米开朗琪罗广场……

书里还写了公墓的日出——第一次是霍华德带着夏莉爬上了塔楼,夏莉把当时的情景写在日记里:

“我们所在的高度正好能鸟瞰周围的全貌,能俯瞰公墓的树林和通往佛罗伦萨的公路。我问他到这里来干吗,他说等着就好。于是我们就等着,没有说话,就站着,只见旭日喷薄而出,云蒸霞蔚,不就整个乡间都沐浴在斑斓的日光里。我感到一阵阵突如其来的疼痛——黑暗、寒冷的日子如此漫长,但不经意间,这种日子突然结束了。”

我想这样的感受是真实的,全新的环境和悠长的时间可以治愈人心。我们常说要多出去走走,旅行会开阔视野、提升格局,也会让原本费尽心思忘记的事情变得无足轻重。旅行中的一景一物都有着未曾为龌龊之事玷污的清明之色,旅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会让我们觉得世界上还有许多美好值得我们去期待,所以琐屑的事不必介怀、无趣的人不用在意,所有的痛苦、烦恼统统都会烟消云散。

 

 

当丽娜顺着日记的指引一个人来到塔上的时候:

“我叹息着。难怪,妈妈在这里终于注意到了霍华德。即便她没有喜欢上他的幽默感和超赞的冰淇淋品位,也有可能会在这般良辰美景中无可救药地坠入爱河。在这里,连一群野牛都显得很浪漫。”

我好像已经相信,这就是一座充满魔力的城市,把没道理的爱情都变得浪漫,比如丽娜和阿伦——这段青涩而清新的恋爱似乎是对父辈们错失爱情的一种补偿。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

我无法确切定义丽娜和阿伦的爱情,因为我觉得所有的爱情都在第一次相遇时埋下了伏笔,至于最终能否真的在一起则源自无数次必然与偶然的交锋。

必然是我会全力奔向你,偶然在于、那时的你是否还停留在原地——如果很多年后,我能在意大利再遇见你,你一定要带我去吃全世界最好吃的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