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圕讲堂 本期主讲:李鹏泽,山东大学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2018年校长奖学金(综合)获得者之一。曾获山东大学“十佳班长”、软件学院学生会主席、省级优秀学生干部;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两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 做矢志不渝的追梦人 在获得了校长奖学金之后,很多人问我到底是如何度过大学这四年,才能获得这样的成绩。我总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不是我故作高深,不想和大家分享,而是我仔细回忆了大学生活的每一天,我发现我自己也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追梦人,在追求自己的梦想上不断坚持,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我想大部分人对自己的高考成绩都不满意,我也一样。在当时,我擦线进了山大,没有能够选择山大最强的专业。于是自己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兴致,只是大致确定了计算机的方向,填了几个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2015年的9月,我来到了山大在济南最小的校区——软件园校区,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 人遇到挫折会怎样应对呢?有的人会一蹶不振,有的人逆来顺受,有的人积极进取……当时的我,思索高中三年受的苦,开始怀疑过去的努力到底有没有用,并陷入深深的不自信中。这个时候,我面对自己的不自信,面对高考失利的挫折,我选择的是寻找一个机会证明自己。 可是,在大学里,不再是应试教育的情况下,没有了一次次月考,我又不知道该如何证明自己。怀着这种矛盾的心情,我又开始拼命努力,但我内心还是在怀疑,到底我的努力有没有用。我明白不能因噎废食,但脑海中难免会浮现被打趴在地上的记忆。可是生活和他人不会因为我一时的失利而停下脚步,所以我也只能咬牙坚持,一边比拼,一边怀疑自己的努力。 我的努力也很简单,抱着电脑一个人前往自习室,每天都学到十点。除此之外,我还在班里担任了班长,也加入了学生会,想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有时候新环境的工作压力,再加上编程我之前从未接触过带来的课业负担,让我喘不过气来。同时,因为我是班长,我也很愿意帮班里同学解决一些难题,在帮助同学的时候,也提升了我对相关科目的认识。尽管我非常愿意帮助同学,但后来我发现,学的课程越难,想要帮得上人,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有更强大的实力,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别人,于是我就进入了这种正反馈,在帮助他人和提升自己之间不断循环。这确实是很辛苦的,有一天晚上,忙完一天的我站在宿舍走廊的窗边,默默问自己,明天会好吗?我叹了口气,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 不像修仙小说里一样,在废铜烂铁里随便一拿就能捡到能让自己实力大增的神兵利器,而就是这样简单的对学习和工作的坚持,没有任何奇迹、好运加成的坚持,让我第一次期末考试,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在三百余人当中排名前十。一般想到这里,我就会告诉来问我经验的同学,我学习真的没有秘诀,高数的练习册我翻来覆去做了三遍,看了好几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每一个实验都自己做,同时也把零碎的知识都记下来,对于大学期末考试这种非选拔性的考试,这些就足够了。 就这样在大一,我为我后面两年的学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在大二的时候,成绩有些下滑,甚至一门课出现了C的等级,但是我及时调整,在大三一扭颓势。挑战永远存在,没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看得见的是人的成就,看不见的是人在暗地里辛苦的努力。 大学里有许许多多的荣誉,多到数不过来,在大一的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保研,感觉保送这两个字,离普普通通的我太遥远了。我也不知道有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这些重要的奖项。可以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为了这些荣誉或者这些奖。我对于荣誉的要求很简单,只需要实至名归。我相信只要我实力足够,获得荣誉是顺其自然的。 一开始,我只是在学院里获得一定的荣誉,但是后来,我需要代表学院到学校里去参加一些竞选答辩,我非常直接地感觉到山大强者如林,我还需要更努力,这些荣誉不单单是为自己争取,更是为学院争得荣誉。有时候在答辩场上我也会想起我辅导员给我的嘱咐,有这样一份责任在肩,使我愈加不敢松懈。 就像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的“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一样,我们都是在时代中奋斗的人,我们山大学子没有谁比谁天生优秀,只有谁比谁更努力,愿我们都能不负时代,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