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圕讲堂

 

嗨,来看场电影吧!

 

 

 

作者简介:万晓玉,山东临沂人,来自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班级,喜欢看书,喜欢旅游,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就是吃、电影和朋友。

 

晚上睡觉前又摸了一把手机,看到电影协会的大群里有人问这周校外观影的事,才想起来又到了提前准备的时候了。校外观影每周一次,有时候和影院交接得晚了,群里往往一片期待的询问。这些催促,在我看来总是甜蜜的。

电影这个词永远和期待、热闹、兴奋联系在一起。

初中的时候,学校一周放一部电影,像一周一次的热闹节日,我在不同的光影故事里大笑、流泪、思考,慢慢地,在我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焕然了。我最喜欢的导演李安说,做电影是他的宿命,我觉得我的“宿命”也来了。

很多年里我不断地想,为什么是电影,其实很简单——“做梦”,一部成功的电影会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常常让我觉得现实生活里有很多逃离的出口和重启的入口,随意走进去都是另一个宇宙,所以电影看起来梦幻诗意、与众不同。

上了大学之后,我可以说是“冲”进了电影协会,最初是负责影协的宣传工作,后来逐渐独当一面,做了许多挑战自己的事情,成了要兼顾各方的负责人。我想说,大学以来,我最幸运的一切都是电影协会给的。

在这里,我认识了还在读书或者已经工作的许多同样热爱电影的伙伴。有一位已经离开影协的学长,上学期因为防疫政策改变,校内观影遇到了场地问题,我们尝试了多个场地还是不方便,学长当时得知了消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案,直到这学期,我们终于在他的牵线下解决了场地问题。他一直说很喜欢电影,也喜欢影协的人,想和我们一起把影协做得更好。因为分享这份热爱,我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以不同的方式在电影世界和现实世界间穿梭,有人为爱发电,组织一次又一次的观影团活动;有人可以晚上十二点在影院等待新片首映;有人已经怀揣着一腔热血走到了电影制作的第一线。我羡慕、敬佩、感激这些人,有时候想,电影的未来就在这里吧。

在这里,我接触到更多影院工作人员,了解了比我想象得更加复杂的电影一线的影院运行方式,每一部电影的放映、推广成果都离不开一线工作人员背后的努力,深刻体会到每一个零件、每一处机关都在为体系运转发力。

在这里,我第一次参与影展,见到了《地久天长》的导演王小帅,以前仅存在于滚动的片尾工作人员名单、我的高中作文素材积累本里的人,站在我的面前,讨论他那部将会在柏林电影节获奖的电影,我在前排观众席上头脑清醒,身体轻微发起抖来,失声流泪。那天晚上,我听到身体里破碎的声音,也感受到了愈合的速度,在月光下,体内曾经的那颗种子,在抽枝发芽,在开出锦簇繁花。

在这里,我还得到了我的第一份实习,幸运地在济南电视台的老牌影视节目做编导,在还算长的实习生涯里,借职务之便看了很多部电影。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拉片,参与了很棒的特别项目。虽然赶稿子的时候偶尔抓狂,但爱好变成工作这件事带来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体验。

包括大一下学期的暑假前夕,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在组建支教队伍,二面的时候需要准备授课内容,我当时恰好在做传统文化主题的节目内容,于是我准备了一节我写过的叉手礼学习的课,课讲得很顺利,我也因此成为了菏泽支教队的一员。疫情原因,我们要第一次尝试线上支教,在其他课堂旁听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在看完课前的电影节选片段后,十分惊喜地说“好厉害”。

看起来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但是如果没有选择影协,大概就没有这段沿途的风景了,因而我总是感恩,也感恩一直以来“等机会来了,就迎上前”的我。

不止一个人隐晦表达过,电影之于我会是段无疾而终的喜欢,我们的确总是不断与未知相遇、交错,但我选择乐观地爱,积极地向前走,所有美好的情感都值得被选择。这场热爱历经了很多年的打磨,散发出莹润又不容忽视的光,好像上个世纪的经典老片,最初的惊艳已经留在了恍惚的岁月里,但是常看常新常感动,是我们向前看时绕不开的教材。

如果有所爱,就请尽情舒展吧,人生长短不过数十载,何妨一试?

●栏目编辑 苏悦